企業永續 企業永續 企業永續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企業永續

REXON ZERO BLUEPRINT PATHWAYS
AND ACTIONS (TCFD)


力山凈零藍圖路徑及行動(TCFD) (重大主題) _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統計 2024 年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氣溫首度超過工業化前水準 1.5 度 C 。 2024 年一整年,在全球也有多起高溫、乾旱、強降雨、風暴等天災發生。 2025 年才開始沒多久,美國加州洛杉磯就遭逢嚴重的野火肆虐,可能成為美國史上損失最慘重的野火災難。這些極端氣候事件都不斷提醒我們,氣候變遷調適的急迫性及必要性。台灣環境部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提出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更新並強化臺灣 2030 年的 NDC 目標,從原先的相較 2005 年減量百分之 24 加減 1 ,提升到百分之 28 加減 2 。賴總統於 2025 年 1 月 23 日「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公布「國家減碳新目標」草案,以相較於基準年( 2005 年),臺灣 2032 年減量 32±2% 、 2035 年減量 38±2% 。在面臨國內外諸多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本公司鑑別並分析價值鏈中存在的重大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應對氣候變遷議題方面所採取的治理和策略,同時也透過指標和目標的設定,定期追蹤管理執行情形。

氣候變遷管理

重大主題

氣候變遷管理(能源管理)

正面效益描述

實際正面:
提升綠能使用比例,進一步降低耗電量與碳足跡,促進能源自給自足,提升企業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耗電量,減少碳排放,為全球環境保護和資源永續利用作出貢獻。

負面衝擊描述

實際負面:
力山隸屬傳統製造業,若無提升廠區綠能佔比與導入智慧用電方案,無法有效降低用電量與碳排量,減少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管理機制/措施

制定綠色能源與智慧用電管理策略,優化設備效能,降低傳統能源使用佔比,確保能源使用的可持續性,並持續監控與提升能源管理成效。

申訴/溝通管道

聯絡窗口:生技課

信箱:marco.chou@rexon.com.tw

2024年行動方案執行成果

行動方案

  1. 太陽能板的導入和綠色能源管理。
  2. 冷氣設備的升級與智慧用電管理策略。
  3. 傳統照明設備更換為節能LED燈管。

執行成果

  1. 綠能發電建置對比廠內用電量達19.57%。
  2. 大樓冷媒類型R22冷氣汰換率:67%
    節省度數:5,400度,節省碳排:2.67 kgCO2e(ton)
    廠區冷媒類型R22冷氣汰換率:35%
    節省度數:27,960度,節省碳排:13.81kgCO2e(ton)
  3. 大樓燈管汰換率:22%
    節省度數:25,792度,節省碳排:12,741.25kgCO2e(ton)
    廠區燈管汰換率:70%
    節省度數:281,684度,節省碳排:139,151.90kgCO2e(ton)

2024年目標達成情況

目標

加工製程節電 5%

達成狀況

加工製程節電共309,644度電,節省度數佔2024年用電總量5%,具體說明如下:

  1. 廠區空調更換,節省度數:27,960度
  2. 廠區燈管更換,節省度數:281,684度

短/中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 (2025-2026年)

  1. 第一階段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試行。
  2. 提升 LED 照明設備全面覆蓋率提升至 70%。2026年提升至 100% 。
  3. 生產線高耗能空調設備汰換率達 20% 。
  4. 透過空壓管路堵漏及使用管理, 降低 30% 空壓機能耗。

中長期目標 (2027~2031年)

中期目標 (3-5 年) 2028年預計完成

  1. 全面導入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
  2. 生產線高耗能空調設備汰換率達 50% 。
  3. 降低空壓機能耗 50%。
  4. 加工製程節電 10%。

長期目標 (5-10 年)

  1. 預計 2030 年實現全廠區 15% 綠電。
  2. 預計 2035 年生產線高耗能空調設備汰換率 100%

重大主題

氣候變遷管理(溫室氣體)

正面效益描述

實際正面:

  1. 提升綠能使用比例,降低碳足跡,促進能源自給自足,提升企業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耗電量,減少碳排放,透過以上支持企業實現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發展承諾,並為全球環境保護和資源永續利用作出貢獻。
  2. 積極進行減碳措施時,可直接降低產品的碳足跡,但同時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資本投入。

負面衝擊描述

實際負面:2024 年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為49,497.759公噸 CO2e / 年,導致氣候變遷,衝擊當地社區環境。
潛在負面:若無提升廠區綠能佔比與導入智慧用電方案,無法有效降低用電量與碳排量,對環境造成的衝擊。

管理機制/措施

本公司設有申訴管道,周遭社區居民可利用面談、電話、 電郵等管道向本公司永續部門進行申訴與討論。

申訴/溝通管道

聯絡窗口:永續辦公室

信箱:esg@rexon.com.tw

2024年行動方案執行成果

行動方案

  1. 符合金管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訂定之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力山工業將合併財務報表內之子公司依其營運型態、重大程度,於規定時程內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任務。
  2. 因節能減碳趨勢,力山逐步推動高耗能設備更新計畫,本公司於2024年更換8台使用20年以上的冷氣,並規劃2025年更換6台,2027年更換4台,預計可減年耗電14萬度,持續強化廠區能源使用效率,減緩營運碳足跡,落實節能減碳承諾。

執行成果

  1. 完成力山工業台灣生產基地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查證聲明書。
  2. 2024 年節能措施,2024年範疇二2,980.3594公噸CO2e, 相較於2023年減少2%。

2024年目標達成情況

目標

  1. 2025年 7 月完成力山工業及力科 2024 年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範圍。
  2. 進行各項能源減量專案(範疇一及範疇二)。

達成狀況

達成目標

  1. 於2025年6月完成力山工業及力科2024年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並於同年8月取得SGS聲明書。
  2. 2024年範疇一及範疇二合計3,446.9972公噸CO2e,相較2023年減少0.6%

短/中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 (2025-2026年)

  1. 2025 年 5月完成子公司力科的 2024 年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範圍。
  2. 2025 年提高力山工業大里廠溫室氣體盤查類別 3.1 及 4.1 組織使用之運輸及產品造成的排放盤查比例。
    由基準年盤查 80% 增加至 90%。
  3. 子公司 PTS 預計在 2026 年 12 月完成 2025 年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
  4. 子公司桐鄉力山(中國)預計在 2027 年 12 月完成 2026 年溫室氣體盤查及查證。
    力山母公司範疇二自主減量目標(設定2023年基準年):2025減量4.19%;2026減量6.76%

中長期目標 (2027~2031年)

  1. 預計 2027 年提高力山工業大里廠溫室氣體盤查類別 3.1 及 4.1 組織使用之運輸及產品造成的排放盤查比例,由基準年盤查 90% 增加至 100%
  2. 預計在 2030 年力山工業大里廠使用 15% 的綠電。
  3. 配合政府政策與政令,預計於 2050 年前各營運據點溫室氣體排放量為零

SUSTAINABLE INITIATIVES


永續作為 _

能源管理-節能

透過更換冷氣與用電管理實現永績成長:
透過冷氣設備的升級與智慧用電管理策略,提升企業能源使用效率,實現節能減碳。

廠區

支援大樓

更換冷媒類型R22冷氣

6台

2台

汰換率

35%

67%

節省度數

27,960度

5,400度

從傳統照明到LED燈管,提升能源效率:
透過將傳統照明設備更換為節能LED燈管,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耗電量

廠區

支援大樓

LED 燈管更換數量

5,417

496

汰換率

70%

22%

節省度數

281,684度

25,792度

能源管理-創能

太陽能板的導入和綠色能源管理,提升綠能使用比例
2024 年度太陽能創能合計發電度數 1,222,938 度,分布如下:
大里廠B棟太陽能發電度數 760,800 度
大里廠E棟太陽能發電度數 458,658 度
塗城廠太陽能發電度數 3,480 度

製程改善,優化工作環境

採用下吸式集塵機,改善研磨作業環境。
導入10部下吸式集塵機,有效改善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粉塵逸散問題,該設備具備85.1%集塵效率,大幅降低作業區域懸浮微粒濃度,強化職場空氣品質,並進一步保障員工健康與環境安全。

建置集塵工房與空污防護設施,提升空氣品質管理成效。
增加負風壓、水濂過濾及增設 – 集塵工房【氣壓式捲簾】,使廠房空氣改善且降低室外空污危害。改善前空氣品質指標(AQI)<114 μg/m³;2024年空氣品質指標(AQI)<90μg/m³(目標︰空氣品質指標(AQI)<80μg/m³);達成率70%。

採用植物性切削液,減廢降碳護健康。
為提升職場環境安全與環保效能,本公司已全面將原本使用之礦物油切削液,汰換為通過無毒認證的植物酯切削液,並同步導入底屑過濾機設備,有效延長切削液使用壽命。2024年採用植物性切削液後,減少70%原液用量,每年可減少約1600L廢液產生,顯著降低對環境之衝擊。該植物油切削液符合REACH/RoHS法規規範及德國TRGs611標準,確保產品對人體無害,進一步提升員工健康保護。

製程廢料再利用,減少製程廢棄物產生。
本公司致力於資源循環再利用,將製程中產生的沾膠廢料進行分類與集中處理後,轉售予廢料再生循環使用之廠商,經加工處理為電線外披覆/外皮材料的再製原料,以達到資源再利用,並有效減少製程中廢棄物的產生,永續企業發展,減少環境汙染。

改善前-沾膠廢棄

改善前-沾膠廢棄

改善後-回收製成包覆電線的外披覆

改善後-回收製成包覆電線的外披覆

運用節能負風壓與大吊扇,提升室內通風與溫度調節效能。
本公司針對廠房夏季高溫問題進行改善,原因為廠內通風不良與屋頂輻射熱影響,致使夏季室內平均溫度高達 33°C 。為提升作業環境舒適度,採用屋頂負壓風扇排出熱空氣,並配置大型循環扇促進室內空氣流動,營造自然涼風效果。改善措施實施後,室內夏季平均溫度有效降至 29°C ,大幅提升員工工作環境品質與能源使用效率。

全面啟用電子化單據系統,提升作業效率,減少紙張使用實現環保減碳。
電子化單據簽核系統於2024年9月的全面啟用,建置完成取代傳統的紙本作業,並實施 2 合 1 列印機制,進一步減少紙張浪費,評估每年可減少 24,882 張,換算可避免排放約 159 公斤二氧化碳當量(CO2e)。電子化單據系統不僅有效提升內部流程的效率,同時減少紙張消耗,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REXON ZERO CARBON EMISSIONS BLUEPRINT


力山淨零碳排藍圖 _

由於氣候變遷對環境、人類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日益加劇,全球已有超過130個國家承諾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這反映了對應急迫性挑戰的共同承諾,迫切需要全球合作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力山淨零藍圖策略綜合考慮國際趨勢與台灣「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包括碳排放盤查、清潔能源利用、供應鏈綠化等方面。著重設定具體、可量化的目標,並制定相應的策略和行動計劃。同時,建立監測報告機制,與利益相關者合作,持續改進與學習,實現力山淨零目標。

2023 (低碳)

2030

2050 (淨零排放)

製程改善

設備汰舊換新及自動化

高能耗設備盤點與熱點分析

高能耗設備替換

智慧節能管理

評估智慧化能源監控系統+ ISO5001

導入 ISO5001

建立智慧化能源監控系統by廠區

生產效率提升

PDCA改善活動提高生產績效

減少浪費

降低下腳料5% annually by Model

能源轉型

設置太陽能

屋頂裝設太陽能

併入內部電網

使用綠電

台灣廠區15%使用綠電

評估購買綠電憑證

推廣至全集團15%使用綠電

循環經濟

創新研發

永續產品營收佔比25%

永續產品營收佔比75%

設計改善,改採用低環境衝擊之材質,進行產品碳足跡系統化

永續供應鏈

永續供應鏈管理政策建立

推廣至前一年度交易金額的95%的供應商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GOVERNANCE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治理 _

針對氣候變遷相關風險管理,力山工業以董事會擔任最高治理機構執行監督,並由董事會下ESG經營委員會在董事會監督下推動並定期向董事會報告。2024年永續辦公室進行負責推動及盤點受氣候災害影響之營運面向、議題及訂定行動方案,並依循國際揭露框架「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之內涵與要求,釐清氣候災害對各重要營運面向 ( 如資產、生產等 ) 的影響,並盤點出各營運面向下受影響的議題與原因,藉此反應出氣候災害對力山的財務衝擊。

氣候變遷治理及管理架構

董事會

董事會

  1. 董事會是力山公司在氣候變遷風險管理方面的最高決策機構,其職責包括審核氣候變遷管理政策和重大決策,並監督管理機制的有效運作。
  2. 審查力山公司與氣候變遷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並將其納入年度預算、業務計畫以及重大資本支出的討論範疇。
永續發展委員會

永續發展委員會

  1. 每年度向董事會呈報氣候風險與機會之評估結果及工作進展。
  2. 負責執行董事會審議之氣候變遷管理政策及重大決議。
ESG 經營委員會

ESG 經營委員會

  1. 定期追蹤國際氣候變遷發展趨勢相關資訊,提升公司同仁對全球風險趨勢與氣候變遷的認知。
  2. 負責鑑別與評估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且定期統籌氣候變遷討論會議,召集風險管理組辨識氣候變遷之實體風險、轉型風險與機會,並提出相應之改善對策並及定期追蹤執行狀況與目標,持續強化氣候風險及機會管理工作。

MANAGEMENT OF CLIMATE CHANGE RELATEDRISKS AND OPPORTUNITIES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 _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

為有效管理氣候相關風險及機會,本公司於 2024 年 10 月 08 日 ESG 經營委員會下永續辦公室召集最高主管共同針對 TCFD 中之轉型風險 ( 政策與法規、技術、市場、名譽 )、實體風險 ( 立即性、 長期性 ) 及機會 ( 資源效率、能源來源、產品 / 服務、市場、韌性 ) 來源進行討論與評估。
會議聚焦於 TCFD 架構下的氣候風險與機會評估,經 2024 年重新檢視後,鑑別結果與 2023 年一致,進一步討論相關因應策略及其對財務衝擊之影響評估,並建立氣候變遷風險機會財務影響之相關管理機制,增加公司營運韌性

舉行TCFD教育訓練

永續辦公室參酌內外部資訊,列出業務相關之氣候變遷風險及機會因子

彙整鑑別結果

由永續辦公室彙整各部門相關之氣候變遷風險及機會因子,並計算其氣候變遷風險/機會發生的可能性及衝擊程度

制定因應策略

由權責單位撰寫重大氣候風險與機會因應策略

計算潛在財務影響

由權責單位計算風險/機會財務影響

制定目標

由權責單位制定相對應指標及目標,用以評估相關因應策略落實情形

政策執行

由永續辦公室定期追蹤執行狀況,並由永續發展委員會定期呈報董事會,作為績效追蹤之參考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鑑別結果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類型
風險部分,力山工業依據「政策及法律」、「市場」、「技術」、「聲譽」及「實體風險」等風險項目,再根據風險因子之重大性,鑑別出公司前三大風險如下:

風險排序

風險種類

風險因子

發生時間評估

1

實體風險-政策與法規

極端溫度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成本

短期

2

轉型風險-市場

低碳產品與服務轉型需求

中期

3

轉型風險-技術

低碳技術、高效能技術改良與創新之轉型

中期

氣候變遷相關機會類型
機會部分,力山工業依據「資源效率」、「能源來源」、「產品與服務」、「市場」及「韌性」等機會項目、機會因子之重大性,鑑別出公司的前兩大機會如下:

機會排序

機會種類

機會因子

發生時間評估

1

機會-能資源使用效率

使用更高效能的能源及生產製程

短中長期

2

機會-永續產品和服務

建立低碳材料資料庫,開拓永續產品商機

短中長期

氣候變遷相關風險與機會管理

氣候相關風險類型與因應策略。針對風險衝擊、情境、財務影響及面對風險事項之因應策略說明如下:

風險排序1:極端溫度增加溫室氣體排放成本

衝擊說明

因應溫室氣體減量相關法規日趨嚴格,營運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被課徵碳費,營業費用增加

情境說明

在淨零的趨勢下,全球均啟動淨零排放策略,並全面要求價值鏈降低碳排放量,可能產生財務衝擊

財務影響評估

本公司以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為基礎,評估各現行及預估碳費,可能產生營業費用增加

風險衝擊面向

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增加,營業費用增加:

臺灣氣候變遷因應法將初步針對特定產業課徵碳費,增加力山工業營業費用

因應對策

提高生產效率:

透過調整排程,讓生產設備維持較高能效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能源管理委員會每周檢討能源效率及節能措施,每月於ESG經營委員會追蹤成效


建置再生能源:

持續廠區建置太陽能設備,逐年提升再生能源使用


供應鏈管理:

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專案,帶領供應商進行減碳計畫

風險排序2:低碳產品與服務轉型需求

衝擊說明

為了推動低碳轉型,公司建構低碳材料資料庫,導致研發成本增加。

情境說明

在淨零的趨勢下,全球均啟動淨零排放策略,並全面清查產品碳足跡並要求降低材料評估,可能產生財務衝擊。

財務影響評估

歐盟、美國等各地區碳關稅政策,對工具機事業群和健身機事業群之營業收入進行影響評估,可能產生影響營收;另為建立低碳材料資料庫,可能產生研發及生產成本提升。

風險衝擊面向

未提供低碳產品,營收減少:

市場和消費者對於永續產品的需求增加,未能提供低碳材料方案,可能造成市場份額受到侵蝕,營收減少。此外,更面臨著被競爭對手超越以及失去對環保意識消費者吸引力的風險。


建構低碳材料資料庫,研發及生產成本上升:

創新和開發低碳材料資料庫需要額外的研究與開發投入,包括新技術的研究,還有對現有產品進行改良以減少碳排放的成本。隨著新技術從概念到市場的轉化,研發和生產過程中可能會遇到技術挑戰和成本超支的風險。

因應對策

低碳材料應用產品的推廣:

每季定期安排低碳材料資訊,持續向客戶提案,並同步蒐集客戶市場資訊回饋,建構雙向多元低碳材料知識。


低碳材料庫的研究及技術投入:

持續研究發現最有潛力的低碳材料,以實現成本效益最大化,包括投入能提高運營效率製程改善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創新技術

風險排序3:低碳技術、高效能技術改良與創新之轉型

衝擊說明

為了推動低碳轉型,需汰換既有傳統高耗能高排碳設備與製程,引入高效率低排碳量之設備與製程,增加資本支出與生產成本。

情境說明

在淨零的趨勢下,全球均啟動淨零排放策略,並全面要求價值鏈降低碳排放量,可能產生財務衝擊。

財務影響評估

投入計算低碳製程技術及節能設備等,評估相關資本支出及低碳製程研發費用。

風險衝擊面向

引入低碳製程技術及節能設備,研發費用及資本支出增加:

為了推動低碳及高效能技術,需更新設備及投資節能設備導致資本支出增加。轉型初期,部分低碳製程技術處於發展階段,面臨技術不成熟或不穩定,且低碳製程技術的營運成本較高,導致整體營運成本上升

因應對策

低碳製程的研究及持續改善:

利用數據分析和優化生產流程,加速製程改善,並通過精實生產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同時,與上下游廠商共享資源和知識,共同開發低碳製程及節能解決方案,分攤研發成本。

氣候相關機會類型與因應策略

針對機會,力山工業積極評估未來可採行之方案,期望能最大化潛在機會所帶來的效益,並進行方案所需資源檢視,分析可能產生的財務成本,強化公司對於實踐機會所需資源的評估。

機會排序1:使用更高效能的能源及生產製程

衝擊說明

建立高效節能工廠,將製程優化、人均產值提高、並導入節能設備、智慧能源管理系統,進一步控管成本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營運成本。

機會衝擊面向

建立精實生產文化減少營運成本:

持續精實生產教育訓練,可優化生產過程,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同時透過ECRS減少部必要的浪費。唯有持續不段的改善,精確調整生產流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原材料浪費,從而顯著減少營運成本。


能源使用效率提升減少營運成本:

投資於能源效率較高的設備和採用節能技術可以顯著降低企業的能源消耗。例如,使用節能照明系統、通風和空調系統以及改善空壓機漏氣等,都能夠減少能源使用並降低能源費用。此外,採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或風能,不僅能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也能進一步減少營運成本。


計算產品碳足跡 增加營運收入:

準確計算產品的碳足跡並採取措施減少排放,發現減碳不僅有助於企業實現環境目標,吸引更多關注可持續發展的客戶。

因應對策

各組織面從四面項持續推動精實生產:

  1. 運用ECRE手法消除八大浪費
  2. 優化生產流程,確保高效運行
  3. 標準化作業,減少變異,提高生產一致性
  4. 引進新技術和新材料 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建置自廠太陽能裝置容量:

安裝太陽能板,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和能源購買成本,有助提升能源自給自足率,並減少碳排放


增加多元節能及創能:

多元節能及創能方案,例如結合太陽能能源和高效能電池儲能系統、進行光源評估及空壓機漏氣改善等。在因應不同的經營環境下確保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減少因能源價格波動或供應中斷帶來的風險,同時優化能源成本結構。

機會排序2:建立低碳材料資料庫,開拓永續產品商機

衝擊說明

進入油轉電及低碳材料永續產品,例如無人機、E-Bike、園藝工具等,擴展市場與客戶,增加營收。

機會衝擊面向

偕同客戶共同研發油轉電市場應用,增加市場拓展,有助進入新市場:

提供符合油轉電之關鍵零組件技術能力,並偕同客戶共同研發新產業應用,協助客戶拓展經營領域,並可增加客戶與本公司關係之黏著度。從而顯著減少營運成本。

因應對策

提供關鍵技術支援,以偕同客戶產業轉型,跨足油轉電市場:

針對現已掌握之供應鏈,偕同客戶以專案形式提供終端試料及技術支援,提升終端用戶對本公司專業技術之信賴,尋求轉料契機


投入油轉電市場開發的行銷與宣傳:

利用行銷團隊進行相關產業調研,勾勒潛在供應鏈之價值體系,並持續進行開發;同時利用國內外各項推廣活動及參與展覽,讓力山工業技術優勢獲得客戶認同。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環境保護 _

力山環保政策理念為:節能創新、標竿學習、績效評核、量化檢視、水電用量、智慧管理、碳足跡盤查、環境永續,制定具體環境永續目標。
在內部環境管理面,我們連同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風險評估方式一併執行運作,在考量作業程序安全衛生面同時,亦評估該作業程序環境面,所帶來對外產生可能的影響,以達相輔相成,發揮風險評估之最大效益。在外部環境管理面,我們針對廠內生產製程所產生廢棄物對外部的影響,定期施作監測,並在產品源頭設計管理,實現永續理念,逐步改善,減少不必要能資源、耗材浪費。在教育訓練方面,力山持續推行相關知識分享、永續文化理念、時事更新公布,藉以不斷地推行,以確保其持續適應公司的需求和環境的變化運作。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的運作與相關教育訓練的落實,對力山產生多方正面積極影響力,該系統不僅有助於系統性地推動環境保護與節約資源、更有效降低營運成本,提升公司企業的形象和競爭力,力山秉持該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精神,從而持續發展及運作。

環境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和其運作過程

  1. 透過「計畫」、「執行」、「檢核」、「行動」之循環確保落實實施及持續改善,且維持管理系統之合適性、正確性及有效性與完整性。
  2. 公司建立、實施的環安衛管理系統流程和其相互作用,應確保能達成持續改善,達到預期效果,包括提升環安衛績效。

能源耗量監控與盤查

本公司 2024 年以原有 2023 年盤查邊界為基礎,新增力科 (廠址位於力山仁化廠內,故盤查邊界與 2023 年相同),盤查內容包含 2024 年天然氣、公務車汽油、餐廳用液化石油氣、公務與廠區運具所使用之柴油( 移動源) 及緊急使用之柴油發電機等五項直接能源,加上外購電力之間接能源合計組織內部能源耗量,盤查結果2024 年共耗用 23,711.57GJ ,相較於 2023 年的結果,共上升 524.40GJ ,主要為營運活動的下降,但各項能資源固定使用下導致各項能源使用情形有些許上升,各項能源使用與同期比較如下表; 2024 年度盤查的結果如下圖所示。其中使用量最大的能源為外購電力,於 2024 年使用 6,287 千度,相當於 22,635.64GJ ,約佔總能源使用量的 95.46% ,其次為汽油,使用 24,991.92 公升,相當於 815.62GJ ,約佔總能源使用量的 3.44% 。

能源密集度

2024 年的能源銷售密集度為3.8878 GJ/ 百萬,相較於2023 年的3.4566 GJ/ 百萬上升0.4311GJ/ 百萬,主要的原因為在相同的能源消耗下,客戶需求放緩,下單數量縮減所導致。據此,2025 年將採取更積極的作為進行通盤的衡量與行動方案的提出。

年度

2023年

項目

熱值使用量

占比

外購電力

22,177.87

95.65%

柴油(移動)

258.56

1.12%

液化石油氣

0.35

0.00%

汽油

748.28

3.23%

柴油(固定)

2.11

0.01%

天然氣

0.00

0.00%

合計

23,187.17

100.00%

營業額 (百萬元)

6,708

能源密集度 (GJ/百萬營業額)

3.4566

年度

2024年

項目

熱值使用量

占比

外購電力

22,635.64

95.46%

柴油(移動)

258.54

1.09%

液化石油氣

0.36

0.00%

汽油

815.62

3.44%

柴油(固定)

1.41

0.01%

天然氣

0.00

0.00%

合計

23,711.57

100.00%

營業額 (百萬元)

6,099

能源密集度 (GJ/百萬營業額)

3.8878

註:

  1. 外購電力、汽油與柴油熱值係數來源為經濟部能源局,能源產品單位熱值表。
  2. 液化石油氣熱值係數來源為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6.0.4 版。
  3. 熱值轉換公式為原始使用量 x 單位轉換係數x 熱值轉換係數。
  4. 天然氣2023年僅塗城廠使用。
2024年各項能源數據使用占比

電力
95.46%

汽油 3.44%

其他

2024年各項能源數據使用占比

其他

柴油(移動) 1.09%

柴油(固定) 0.01%

液化石油氣 0.00%

天然氣 0.00%

公司致力於減少能源消耗,實現更高效能的能源使用,目標於2028年全面完成支援大樓照明系統改造,實現100%的LED覆蓋率,落實降低碳排。
為確保目標順利達成,我們制定了以下執行架構:

  1. 計劃分階段實施:至2028年,分階段逐步更新公司大樓區域照明設施。
  2. 專項管理團隊:成立專門的能源管理小組,負責計畫的監督、執行與績效評估。
  3. 資源分配:逐年投入預算支持LED改造,並確保環境、設備、人力資源的充足。

年度

主要任務與目標

預期成果

年度

2024

主要任務與目標

開始第一階段改造(1層至2層)

預期成果

LED覆蓋率達到100%(1層至2層)

年度

2025

主要任務與目標

開始第二階段改造(3層至4層)

預期成果

LED覆蓋率達到100%(3層至4層)

年度

2026

主要任務與目標

開始第三階段改造(5層至6層)

預期成果

LED覆蓋率達到100%(5層至6層)

年度

2027

主要任務與目標

開始第四階段改造(7層至8層)

預期成果

LED覆蓋率達到100%(7層至8層)

年度

2028

主要任務與目標

開始第五階段改造(9層至10層)

最終審查與驗收

預期成果

LED覆蓋率達到100%(9層至10層)

全面100%的LED覆蓋率,實現節能目標。

製造部門節能改善活動

場域

節能措施

節電

節費

減排

場域

支援大樓

節能措施

B1F 空調汰舊換新改為 R22 冷媒分離式空調 2 台

更換使用LED燈管496支

節電

能耗12.35kwh下降為11kwh, 節省約 5,400 度(1.35kwh x 2 x 8 x 250)

傳統燈管能耗40W : LED 燈管能耗14W 節省約 25,792度(0.026kwh x 496 x 8 x 250)

節費

電費節省 $27,324元(5,400度 x $5.06)

電費節省 $130,507.52元(25,792度 x $5.06)

減排

碳排減少 2.67 ton CO2e(5,400度 x 0.494 CO2e)

碳排減少 12.74 ton CO2e(25,792度 x 0.494 CO2e)

場域

廠區

節能措施

A1F x 1台 / B1F x 2台 / B2F x 3台 空調汰舊換新改為R22冷媒水箱型空調共 6 台

更換使用LED燈管5,417支

節電

能耗119.8kwh下降為17.47kwh, 節省約 27,960 度(2.33kwh x 6 x 8 x 250)

傳統燈管能耗40W : LED 燈管能耗14W 節省約 281,684度(0.026kwh x 5,417 x 8 x 250)

節費

電費節省 $141,477.6元(27,960度 x $5.06)

電費節省 $1,425,321.04元(281,684度 x $5.06)

減排

碳排減少 13.81 ton CO2e(27,960度 x 0.494 CO2e)

碳排減少139.15 ton CO2e(281,684度 x 0.494 CO2e)

廠建節能改善活動

E棟太陽能 2023年11月啟用, 開始發電,年度發電度數預計 458,658 kw
年度減少碳排(CO2e) 458,658 x 0.494kg = 266,577kg (226.58噸)

B棟太陽能 2019 年 8 月啟用, 開始發電,年度發電度數預計 760, 800 kw
年度減少碳排(CO2e) 760, 800 x 0.494kg = 375,835kg (375.83噸)

塗城廠太陽能 2024 年 12 月啟用, 開始發電,年度發電度數預計 3,480 kw
年度減少碳排(CO2e) 3,480 x 0.494kg = 1,719.12kg (1.72噸)

氣候變遷管理

綠能發電占比2030年達19.56% (1,221,946/6,248,294=19.56%)
減少碳排 : 603.6413 kgCO2(ton) (1,221,946*0.494=603.6413)
太陽能發電效果顯著

  • 預計2025年度新增CD棟太陽能發電,預計建置977.01KW
  • 全廠預計總建置容量達2,184.87KW (1,207.86kw+977.01KW)

2025年預計汰換冷媒類型R22冷氣數量 : 廠區-14台、大樓-1台

GREENHOUSE GASES


溫室氣體 _

力山工業秉持永續經營的策略方向,為了對地球盡一分心力及配合政府2050 年淨零政策,於2022年提前部屬致力於2021年之溫室氣體盤查,希望藉此確實掌握溫室氣體排放狀況,並透過 PDCA 循環及持續不斷改善的DNA,明確訂定少污染、低能耗、易回收等環境友善與節能目標,逐年強化產品與製造優勢,並以此目標的可達成性,制定2021 年為基準年,逐年衡量各部門永續 KPI 執行狀況。本公司 2024 年組織邊界為總部大樓、仁化廠及塗城廠,遵循ISO 14064-1:2018 規範所納入之7 項溫室氣體種類,包括二氧化碳( CO2 )、甲烷( CH4 )、氧化亞氮( N2O )、氟氫碳化物( HFCs )、全氟碳化物( PFCs )、六氟化硫( SF6 ) 及三氟化氮( NF3 ) 進行自願性溫室氣體盤查工作,內部盤查結果,總排放量為49,497.759公噸CO2e / 年,該數據預定2025 年5 月進行第三方溫室氣體查證。若以該自願性溫室氣體盤查的結果比較2023 年總排放量 74,843.982 公噸CO2e / 年,下降25,346.223 公噸CO2e / 年,若比較年度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2024 年以 8.1157 公噸 CO2e/百萬元低於 2023 年的 11.1574 公噸 CO2e/百萬元,除受 2024 年營收下降影響外,因 2024 年納入盤查之產品項目不同,且產品組合呈現多樣化趨勢,各項產品於製程特性、原物料使用及供應鏈結構上存有顯著差異,致使範疇三及範疇四之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前一年減少。

年度

2023

2024

營業額(百萬元)

6,708

6,099

類別

排放量
(公噸CO2e)

占比
(%)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公噸CO2e/百萬元)

排放量
(公噸CO2e)

占比
(%)

溫室氣體排放強度
(公噸CO2e/百萬元)

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類別一(直接排放)

426.1051

0.57%

0.0635

466.6378

0.94%

0.0765

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類別二(能源)

3,043.2969

4.07%

0.4537

2,980.3594

6.02%

0.4887

類別三(運輸)

925.9911

1.24%

0.1380

643.2330

1.30%

0.1055

類別四(組織使用產品)

70,448.5887

94.13%

10.5022

45,407.5284

91.74%

7.4451

類別五(使用組織產品)

0.0000

0.00%

0.000

0.0000

0.00%

0.000

類別六(其他)

0.0000

0.00%

0.000

0.0000

0.00%

0.000

總排放量

74,843.982

100.00%

11.1574

49,497.759

100.00%

8.1157

  1. 盤查範疇於2023年僅包含台灣總部仁化廠及塗城場,2024 年納入力山科技,後續國內外銷售據點與生產據點將依未來溫室氣體管理時程逐年納入。
  2. 採用營運控制權法劃定邊界,計算方式採用排放係數法。
  3. 依據不同排放源,排放係數係引用行政院環保署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 6.0.4 版本2019 年6 月),產品碳足跡資訊網、Ecoinvent v3、質量平衡推算、IPCC 第五次
    評估報告( 2021 ) 全球暖化潛勢係數等係數及 ICAO 飛行碳排放量等進行換算,未來政府若有新公佈,將配合政府機關規定,調整 GWP 之選用。
  4. 台灣總部之電力排放係數係採用能源局公布之電力排放係數0.474公噸CO2e/ 千度( 2024 年)。
  5. 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當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 / 當年度合併營收淨額(百萬元)。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水資源管理 _

力山工業實施節水策略,持續監測其主要生產基地的用水量,並將水資源管理納入其環境政策的重點項目之一。儘管力山的製造過程並不需要大量用水,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仍然致力於減少用水量並鼓勵在廠內有效管理水資源。

單位:百萬公升

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管理

力山制定了水污染防治管理措施。力山用水主要來自台灣自來水公司,源頭是鯉魚潭水庫。在生產線上,製造過程不會產生工業廢水,廠內產生的廢水主要是員工的日常生活用水。為了評估對水源區的影響,力山參考了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渡槽水風險地圖集」,該地圖顯示台灣大里工業區的水風險等級為低至中等(1-2級)。因此,在2022年至2024年期間,力山並未對環境和水資源造成立即的風險或重大影響。此外,力山與符合法律規範的第三方環境監測公司合作,對生活廢水進行長期檢測和控制,以確保其符合放流水標準,並將處理後的生活廢水直接排放到當地的地表水體中。
力山的生產及服務營運據點主要位於都會及鄉鎮區域,未接近環境保護區或具有高生物多樣性價值的地區,因此其營運活動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不顯著。

廢棄物管理

為實現環境永續理念,並遵循ISO 14001環境政策要求。力山對於廠內廢棄物管理,內部制定「廢棄物管理辦法」,廠內全體員工皆遵守此管理規範並且落實辦理。力山為確保廠內所產生之廢棄物,能從源頭產生、過程清運、終結處理相關流程,以及對外部環境造成影響及污染之防範加以管控,力山選擇符合法律規範之合格廢棄物清運、處理廠商,著實紀錄清運資料管理,已達符合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政策基本要求。(廢棄物管理流程如下圖)

力山主要生產原料(如塑料、金屬及紙製包裝材料),所投入直接或間接作業程序,將影響到廢棄物的產生,尤其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塑膠、金屬、廢紙等可回收廢棄物,這些廢棄物的處理和處置可能對周遭環境造成影響。
廠內生產活動是廢棄物生成的主要源頭,包括設備運轉、原料加工及包裝過程等。特別是在包裝材料的使用上,廢棄物的產生可透過使用回收材料進行減少;廢棄物分類、清運與處理的管理運作,涉及廢棄物分類收集、與符合資質的廢棄物處理廠商合作、並使用GPS追蹤技術定位處理過程,確保廢棄物的處理符合環境保護規範要求

廠內的廢棄物分類後,主要產出為可回收的金屬、廢塑膠、廢紙箱等資源性廢棄物,以及不可回收的有害與非有害廢棄物。經過焚燒、熱處理等方式進行處理,並確保其最終處置不會對外部環境造成污染。
力山主要廢棄物來源,在生產過程中,相關廢棄物包括塑膠混合物、廢紙混合物及其他一般事業廢棄物,所造成環境上的衝擊,主要來自於處理過程中,未經適當處理時,產生可能的汙染風險。

總體說明,對於生產製程所產生的廢棄物,力山依照ISO 14001環境標準實施風險評估,並制定減量與回收管理措施。依照廢棄物管理辦法,處置廢棄物過程中,遵循環境管控規範;同時,公司逐漸關注供應商上下游的廢棄物影響,所帶來環境面衝擊影響,致力於與供應商合作,共同達成減少、減量之環境衝擊策略,推行環境永續理念。

廢棄物
分類

廢棄物
分類收集

廢棄物
儲存管理

供應商回收

廢棄物
委外清除

廢棄物
數量統計

記錄保存

有害廢棄物

廢棄物組成成分

項目

現場

廢棄物的產生(噸)

處理方式

離場

廢棄物的產生(噸)

處理方式

非有害廢棄物

廢棄物組成成分

項目

現場

廢棄物的產生(噸)

處理方式

離場

廢棄物的產生(噸)

處理方式

事業員工生活垃圾(H-0002)

4.8

委託處理

4.8

焚化處理

廢塑膠(R-0201)

0.66

該項廢棄物無須清除者

0.66

廠內再利用

廢油混合物(D-1799)

0.4

委託處理

0.4

物理處理

廢鐵(R-1301)

27.66

委託處理

27.66

再利用之一般事業廢棄物

廢鋁(R-1304)

0.53

委託處理

0.53

再利用之一般事業廢棄物

廢樹脂(D-0202)

0.006

委託處理

0.006

熱處理

廢塑膠混合物(D-0299)

0.18

委託處理

0.18

焚化處理

廢止混合物(D-0699)

0.5

委託處理

0.5

焚化處理

備註:
註1:廢棄物組成成分可參考「廢棄物清理計畫書」之分類填寫(A/B/C/D/E/R……等類別)。
註2:廢棄物重量均以公噸t為單位。
註3:回收作業方式類型:如再使用準備、再生利用及其他回收作業。
註4:可說明再生利用類型:如降級利用、升級利用、堆肥或厭氧消化。
註5:其他回收作業:如變更使用目的或翻新。
註6:處置方式類型,如焚化(含能源回收)、焚化(不含能源回收)、掩埋及其他處置作業。
註7:可說明其他處置作業,如傾棄、露天燃燒或深井注入。
註8:「現場」指在報導組織的物理邊界或行政控制範圍之內;「離場」指在報導組織的物理邊界或行政控制範圍之外。

產品設計與生命週期管理

力山工業碳足跡機種評估原則

力山工業針對碳足跡盤查機種的挑選,採取數據化與策略性的決策方式,確保資源投入能夠發揮最大效益。選擇機種的主要考量因素包括:

產品設計與生命週期管理

2024 年,經綜合評估(如下表),確定納入碳足跡盤查的機種涵蓋 飛輪車、跑步機、切石機、切槽機、斜口器、室內運動腳踏車與靠背式腳踏車共 12 個機型。

評分標準分5個等級: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

機種

飛輪車

跑步機

履帶式跑步機

跑步機特別附件

切石機

切槽機

斜口器

室內運動腳踏車

靠背式腳踏車

客戶要求

3

3

3

3

1

1

1

1

1

進口國規範

3

3

3

3

3

3

3

3

3

已量產三個月

5

5

3

5

5

5

5

5

5

主力商品

5

5

5

5

3

3

1

1

1

市場代表性

5

4

4

3

2

3

2

1

1

產品銷量具規模

5

5

5

5

3

3

2

1

1

數據蒐集難易度

4

4

4

4

4

4

4

4

4

供應商配合度

5

5

5

5

2

2

2

2

2

總分

評分標準分5個等級:最高為5分,最低為1分

碳足跡數據管理與後續應用:

為強化碳足跡數據的可追蹤性與應用價值,力山工業將建立系統化的碳足跡數據管理流程。

  • 數據收集與標準化 : 依據盤查機種建立統一的碳排放數據收集框架,涵蓋零件、材料、製造過程與供應鏈排放數據。
  • 碳足跡數據庫建置 : 2025 年起,建立產品碳足跡數據庫,累積歷史數據,並逐步擴展至所有主要產品線。
  • 數據應用於產品開發 : 透過數據庫分析,支援產品設計階段的減碳評估,確保每款新產品能在開發初期即納入減碳考量。
  • 動態更新與績效評估 : 定期審查碳足跡數據,優化減碳策略,並評估新技術或材料對碳排放的影響。